子夏

日行三事,功不唐捐:《论语》里藏的&

《论语》记孔子周游列国,过卫国时见公子荆治家,赞其"善居室"——初有财便说"苟合矣",稍宽裕便说"苟完矣",家境富足便说"苟美矣"。公子荆不贪求过度、不攀比炫耀,正是因能明辨"适度"之是、"知足"之理。反观世间许多人,或为虚名追名逐利,或为琐事纠结内耗,皆因辨

孔子 论语 日行 子夏 冉有 2025-09-20 20:36  3

司马牛与“四海之内皆兄弟”

司马牛(名耕,字子牛)是孔子弟子,出身宋国贵族,兄弟五人中排行第三。其兄司马桓魋在宋国叛乱,其他兄弟(向巢、子颀、子车)均卷入其中,最终家族分崩离析。司马牛因反对叛乱流亡各国,被迫改名换姓,背负政治牵连与道德耻辱。

儒家 卜商 子夏 司马牛 忧叹 2025-09-19 10:13  2

刘彬:子夏与《归藏》关系初探——兼及帛书《易经》卦序的来源

孔子弟子子夏了解、掌握《归藏》,在晚年居魏讲学时向弟子传授过《归藏》。战国晚期之初,入魏襄王冢的易学书籍中有《归藏》,应来自于子夏所传习者。帛书《易经》的卦序,表明它应属于《归藏》系统,而其来源也有可能与子夏有关。这些说明,从春秋末至西汉初,在儒家易学的传承中

易经 刘彬 帛书 子夏 归藏 2025-06-07 18:13  13